欢迎来到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!

理论研究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研究探索 > 理论研究

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的危害及预防对策

古人学问无遗力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古人没有像现代这样,每天都有太多的信息及电子工具的干扰,学习全神贯注,专心致志,不遗余力。

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呈现在我们的眼前,并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,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如此,也难免会让幼儿接触到电子产品,而对于没有控制力的幼儿来讲,陶醉于电子产品自然也成为困扰家长的头疼问题。那么,如何避免,该怎样做?

意识决定行动,任何行动都发端于思想的母体,那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严重危害,以便下定决心用心陪孩子。

我们不难理解,电子产品接触过多,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。除了对眼睛、颈椎、腰椎等有影响外,还严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,引起记忆力衰退,睡眠不好,作息时间不规律,精神萎靡不振,注意力难以集中,使人浮躁,让人缺乏静心、定心等等。这些不良影响也许我们成年人都深有体会。但对于幼儿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,其影响远不止这些。它不仅严重影响幼儿的神经系统、大脑的发育和正常功能的发挥,极易产生精神和生理上的依赖。还会严重阻碍孩子情商的发展,影响交往,使幼儿性格变得懦弱、孤独、偏执。对阅读、学习、运动、劳动及健康的情绪难以产生兴趣,专注力也很难形成,更谈不上培养良好的生活、学习、运动等等习惯了。

那么问题来了,有的家长会认为,幼儿可以从看动画片当中学习到很多知识。其实不然,幼儿缺乏认知能力,只对自己生活有联系的事物感兴趣和有能力认知外,其余不然。

《自驱型成长》作者威廉·斯蒂克斯鲁德和奈德·约翰逊经大量追踪研究得出如下结论:没有证据表明幼儿需要新技术的参与才能达成最佳发展,也没有研究发现早期接触过新技术的孩子能受益其中。

还有的家长会认为,宝宝看手机、看动画片的时候专注力很好,甚至看半小时、一小时都没什么问题,甚至有些家长害怕打断宝宝的注意力,看动画片时都不敢打断宝宝。其实,看动画片的专注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专注力,而且看多了,还会大大破坏专注力。因为电视手机上的动画片画面转换非常的快,严重破坏孩子很脆弱的专注力。刷抖音、看动画,这样的专注叫做无意注意,跟我们希望培养宝宝的研究事物、学习知识的专注,也就是有意注意,并不是同一种东西。前者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,不用动脑子就能获得快乐,是一种相对低级的快乐,后者需要有意识地思考,动脑筋,想办法,克服困难。宝宝学到新知识、新本领,就会获得非常大的成就感,这是一种高级的快乐。

人类的天性就是避难就易,避重就轻,逃避困难、痛苦,追求轻松、快乐、安逸、享受。如果宝宝长期不用动脑子,只要躺在那里看着,就能获得很多快感,那他肯定越来越不想费劲,越来越不想用脑子,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当然就会越来越差 。

所以,好多专家根本不建议2岁9个月以下的幼儿看电视和手机等电子产品。2岁9个月以后,控制次数和时间,每次也不要超过15分钟。最好在看之前,家长能做一些功课,给宝宝提两个问题,让他带着问题去看,看的过程中,可以适当的讲解,结束之后再问宝宝之前的问题,看他是怎么想的,让宝宝能够多思考,多表达 。

从保护视力的角度出发,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《0~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(试行)》明确,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接触视屏类电子产品,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。

还有很多家长一边看电视或者看手机,一边陪宝宝,认为宝宝太小,他玩他的,我看我的不影响。其实,这样宝宝肯定会分心,因为小孩子的神经网络特别活跃,不像大人一次只能做一件事,他们会同时注意环境里所有的事情。一边和妈妈一起玩,一边可以看爸爸关灯,一边可以听爷爷奶奶做饭的声音,所以陪宝宝的时候专心一点,专注的家长也会成为宝宝的好榜样。

既然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有那么多的危害,那怎么办?有相当充分的研究结果表明,儿童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是积极的亲子关系,它以温暖、关爱的互动为特点。就如前期所说,高质量陪伴孩子,落实在生活中的具体做法就是:和孩子一起运动,一起读绘本,一起游戏,一起观察事物,一起讲故事,就这么简单。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以后,再限时限次看动画片,以使孩子健康成长。

(作者:阎良区关工委副主任 张玉芳)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

备案号:陕ICP备18002677号-1

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678号

地址:西安市莲湖区北大街二府街口宏府大厦B座10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