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!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五老风采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 > 五老风采

西安市百名最美五老先进事迹展示(九十一)

2018-12-18 浏览:2295次

王升堂(83岁)

蓝田县孟村镇关工委五老

王升堂,现年83岁,中共党员,原任玉川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,2013年因水利建设需要,王升堂移民搬迁至孟村镇段家村定居。他1957年被评为市级劳模,2013年被评为蓝田首届道德模范先进个人;2013年、2015年曾两次被市关工委评为创建“五好”关工委先进个人,还曾被县政府评为蓝田县“铁肩担教育、笑眼看儿童”先进个人。年逾八旬,荣誉满载,精神饱满的王升堂,关心下一代的情怀不因地域的变化而丝毫减弱,而是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矢志不移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,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。

一是深入学校作报告。王升堂的文化程度并不高,但他深知有文化的重要性。他勤于学习,善于思考,勇于实践,乐于奉献。不但自己带头学习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精神,还积极参加镇级“五老”关教工作者的学习会,经常深入学校宣传党的大政方针,了解学生情况,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,始终坚持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德育优先,育人为本,热爱祖国,服务人民的宗旨,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结合实际编成小快板、顺口溜、故事等,一点一滴,深入浅出地教育学生。在原玉川乡任职的十年里,他翻山越岭,为玉川、草坪、红门寺等乡30多所学校作理想信念和法制宣传报告150多场次,受教育的师生达2万余人次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
二是乐于奉献总关情。王升堂勤学善思,有果、药嫁接、种植等技术,是农技方面的“土专家”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经济逐步好转的他,把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自己生活的一种乐趣,无私奉献给他们。每年春、秋开学期间,他都要自费购置一些学习用品,送给优秀学生以示奖励。特别是对待家庭困难的学生,他都能及时给予帮助。在玉川中学作报告时,他看到一名学生冻得发抖,就把儿媳为他新织的毛衣送给了这位学生。他在给学生奖励的笔记本上,针对不同对象,都分别写有鼓励学生勤奋学习,立志成才的赠言。多年来,接受王升堂资助和奖励的学生达700余人。在他的鼓励关怀下,玉川乡先后有12名学生考入大学,还有一名学生成为博士。为帮助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,他无偿的将自己熟练掌握的核桃嫁接、栽培、无公害蔬菜、中药材种植技术,不但手把手地传授给山区的青年农民,还传授给了移民搬迁地的白鹿原地区青年农民,带动了双方经济社会的发展,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。

三是搬迁异地志不移。因李家河水库建设需要王升堂移民搬迁至孟村镇,定居后,他立即找镇关工委负责同志,表明自己继续奉献关教工作的情怀,得到了镇关工委的大力支持。王升堂自加入孟村镇“五老”关教工作者队伍以来,本着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积极努力工作,全身心地投入到“五老”关教工作者各项工作中去。他坚持自己的传统做法,深入学校开展“三爱”教育,他经常深入到孟村镇袁丽萍小学、民生中学等学校,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,或利用学生早操集中的时间,给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“爱学习、爱劳动、爱祖国”为主题的演讲宣传教育,使广大青少年懂得爱学习是圆梦的基础;爱劳动是圆梦的途径;爱祖国是圆梦的动力。使大家懂得“学习最有用”、“劳动最光荣”、“祖国最可爱”的道理,不断升华青少年学生对“三爱”的认识。王升堂曾经给“五老”同志讲:“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,过去我在玉川乡做好事,现在我搬到咱们孟村还要做好事,一直做到我不在人世”。他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镇“五老”成员的心,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他由玉川乡搬迁到孟村镇已经五年了,五年来,他先后无数次走访了一所初中、四所小学,为在校的尖子学生捐款1800余元,并购作业本1600本,送给在校的贫困生。2017年为移民点考上大学的6位学生和段家村考上的4位学生每人助学100元,共计1000元。2013年春季,他亲自从玉川乡老家移植国槐230余棵,为康禾小学赠送并亲自栽植,美化绿化了校园。他的这种甘于奉献、助人为乐的精神,在全镇中小学师生中传为佳话。

王升堂老人今年已83岁高龄了,他既无任何经济来源,又无工资收入,他所捐赠的助学款和给留守贫困儿童购买的学习用品款,全部是他的养老钱和高龄补助款。他给镇关工委负责人说:“生活可以简陋,但捐赠的各项款项不能减。”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

备案号:陕ICP备18002677号-1

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678号

地址:西安市莲湖区北大街二府街口宏府大厦B座10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