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!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五老风采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五老风采 > 五老风采

市关工委联合市级主流媒体开展新时代“五老”风采系列专题报道(五)——“最美五老”杨清源

2020-09-24 浏览:1718次

西安电视台

“最美五老”杨清源:

爱国主义教育永不停歇  小小接班人传递革命薪火

(点击图片即可观看视频,视频在第56秒处)


西安日报

九旬退休老教授杨清源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

与时间赛跑 传递革命薪火

《西安日报》2020年9月19日第四版

记者 袁玥  见习记者 姚瑞丹


“孩子们,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?今天早上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呢?”一位耄耋老人站在高新路小学报告厅的讲台上,向孩子们讲述着“九一八”事变的历史。这位老人叫杨清源,今年已经90岁高龄,是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,退休大学教授。

9月18日,正值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89周年之际,杨清源来到西安高新路小学,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一场《抗战精神永存》的讲座。像这样的讲座,老人自1990年退休就开始做了,至今老人已经为全西安大中小学生进行了321场弘扬革命精神的讲座。

亲历战争 革命精神已融入血液

“我的童年在战争中度过,小学时跟着老师满大街宣传抗日,日军轰炸西安的时候,我就躲在西门的门洞里……关于战争的记忆充斥着我的少年时光,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。”杨清源老人1930年生于西安,成长于战争年代,对战争有着深刻的记忆。

1950年杨清源正式参军,“1950年暑假我正在学校学习,学校说解放军要给部队招文化教员,我听了很高兴。随着解放军去了甘肃天水,当时部队正在修铁路参加国家建设,我就一边修铁路一边学文化。随后朝鲜战争爆发了,我们放下工具,拿起了枪,雄赳赳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。”回想起当年参军的事,杨清源仍难掩激动。“我参军不到半年就上了战场,行军路上十分艰苦,白天在树林里休息,晚上出发,背着枪和子弹,吃野草食不果腹。有两次差点丢了性命,但幸运的是最终活了下来。”特殊的经历让杨清源体会到了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书中的主角保尔·柯察金的心情。

1953年,杨清源和战友准备回国,他们在火车站排队脱帽,面向着朝鲜的大地,向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告别,宣誓回国以后继承他们的遗志,把国家建设好,让下一代远离战争,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知识。归国后,杨清源继续在部队服役,之后转业到一所大学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等工作。

成长于战争年代,参加过抗美援朝,归国后在部队继续服役,转业到大学研究党史,退休后讲革命故事……革命精神已融入了杨清源的血液。

愿燃尽余热 传承革命薪火

“退休之前我就想好退休后要做什么了,我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老教授协会的成员,又当了几十年老师,就想继续用我的经历和知识教育下一代,我有责任有义务把革命精神传下去。”杨清源告诉记者,现在很多青少年享受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果实,却不大了解胜利果实是怎样得来的。作为一名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,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,引导青少年追溯革命的源头,把中国革命、建设的艰苦历程,把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的事迹告诉他们。

“和时间赛跑,和自己赛跑,只要还有明天,今天永远是起跑线。做关心下一代工作,宣讲是我的生命,我要燃尽余热向下一代青少年传递革命薪火,如果有朝一日不能宣讲了,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。” 杨清源说。

杨清源一直这样说,也一直这样做。30年来,他先后义务作了321场报告,还一直坚持“四不要”原则:不要课时费、不要纪念品、不要请吃饭、不要车接送。

虽然有几十年的实践和理论经验,但为了能给孩子们做高质量、喜欢听的报告,杨清源每次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备课。讲座时为了举例,杨清源还专门带来了自己做的版画,“给孩子们用图片讲战争,比用嘴说好得多”。

“杨爷爷的讲座很生动,他讲的那些革命故事让我很感动,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,都是先辈们用流血牺牲换来的,我们要倍加珍惜,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。”高新路小学五年级的李梓琛听完报告说。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

备案号:陕ICP备18002677号-1

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678号

地址:西安市莲湖区北大街二府街口宏府大厦B座10楼